沉香自古以來除做為香材外,最重要的是它的藥用療效
來源: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5-03-17 11:53:00 瀏覽量:
沉香自古以來除做為香材外,最重要的是它的藥用療效,十八九世紀歐洲人進入東南亞,及南中國大量收集沉香,曾一度為痛風 與風濕關節炎的特效藥而大大宣傳,這是非常有需要的配伍用藥。
沉香有通關開竅、暢通氣脈、養生治病等神奇功效,歷來是一味重要的藥材,中醫典籍的相關記述甚多,如《本草備要》謂之“能下氣而墜痰涎,能降亦能升,氣香入脾,故能理諸氣而調中,其色黑。體陽,故入右臂命門,暖精助陽,行氣不傷氣,溫中不助火。”在主治方面,《本草備要》記載:“心腹疼痛,噤口毒痢,征癖邪惡,冷風麻癉,氣痢氣淋。”
《大明本草》謂之“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止轉筋吐瀉冷氣;破征癖冷風麻痹,骨節不任風濕,皮膚發氣痢。”《本草綱目》謂之“能冶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以上古代的典籍的記載來看,首先便指出在呼吸系統的氣喘而逆上,上氣接不住下氣,并且能化痰涎而出,對老年虛弱的氣喘是特別有效的,一般可配附子,肉桂,乾姜,五味子各一錢,水煎調服沉香末一克,可達迅速止喘之效果。
氣香入脾,對于消化系統而言,沉香是上好的藥材,因它暖胃通氣,所以是溫胃行氣藥當中的極品,它能治一切氣分不調之癥,凡是因為氣滯所引起的肋間神經痛,胃腸脹痛,呃逆,喘促都可以用沉香末沖服而達致療效,極為有效的。
胃腸的毛病通常是由腸胃神經不協調而形成的。在中醫學上稱為[肝木克脾]的現象,造成胃腸的消化不良,也就是[氣分]不調而造成的,在急性的胃腸脹痛上,尤其是本來就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便可利用沉香的苦辛溫性味,達成[暖胃溫脾,通氣定痛]的效果了。 木雕工藝品。
因為胃腸脹痛是腸胃病的常見現象,沉香是最天然的生藥材,沉香具有強烈的抗菌效能,這種特性使得沉香治療胃腸脹痛和對于婦女的月經期內腹痛極為有效,因此自古以來沉香就是極為珍貴的藥材。
沉香的香氣能行氣理氣,所以其主要的功效是祛除體內“惡氣”,所謂殺精鬼氣,因此沉香自然能調節體內氣的運行,對身體上的肝、心、脾、胃、腎、肺部的疾病,都是極為重要的藥材。
有的沉香在燃燒之前,幾乎沒有任何香味,不過在燃燒時就會產生清涼的香味,這種香味會寧心定志,使緊張的情緒放松,不僅對容易失眠的人,能輔助入眠,還可以因為大腦得到良性的休息,而增加學生大腦效能,進而提升了記憶力,注意力和理解力。
根據藥典記載,沉香的香味是香中之王,是最具有治療效果的天然材料,所以有人說只要聞過奇楠香香味的人,這輩子就沒有白活了,這是因為沉香不僅是能作為“香”,還在聞香過程中得到了健康,沉香是真正的價值珍貴香品。